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清代穿越指南|当个皇族吧

-->

在清代旗人之中,有两种人有“天赋”的工资,他们不用补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固定工资,并且基本上是终身制。其中一种是从事特殊工作的旗人,如内务府管领下人,他们“天赋”的工作即是为旗主服务,洒扫庭院啊,缝缝补补啊,搬来挪去啊,所以他们有固定工资,另外就是东北的一些旗人,他们有特殊工作,如专门负责“打牲”的旗人,可能一年固定要上交某种动物多少只,来换得固定的工资,不过这种固定工资一般是极其微薄的,相信您不会想去体验……而另外一种,就是清代的皇族了,作为皇帝的本家,清代皇族是有名副其次的“永久饭票”的。不过话说回来,您如果想穿越成清代的皇族,其实也要看您的预算来区分穿越的阶层……

“皇族还分阶层啊!”

是的,清代皇族内部也划分阶层,而且有两套划分方式,不同阶层的生活也迥然不同哦~我分别跟您介绍好了~

第一种划分方法——血缘法。

清代皇族的姓氏为爱新觉罗,关于这个姓氏的由来等问题目前还有争议,暂不多说。无论如何,爱新觉罗在清初只是一个小姓氏,顺治十八年的时候,这个姓氏一共有男性958人,女性738人,一共才1696人,而到了1915年,已经膨胀到了男性27884人,女性21768人,一共49652人。对于这么多的皇族人口,自然要有个远近的划分,这就是血缘法的由来。

第一次划分,是将爱新觉罗一姓分成了“觉罗”和“宗室”两部分。具体说的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行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父亲塔克世也行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太祖的这五个伯、叔祖父,加上四个伯、叔父的后人,被称为“觉罗”,由于“觉罗”被允许系红色的腰带作为象征,故而民间称之为“红带子”。与之相对的,太祖本人以及太祖亲兄弟的后裔,则被称为“宗室”,被允许系黄色的腰带作为象征,故而民间称之为“黄带子”。

第二次划分,是将宗室分成了“远支宗室”和“近支宗室”。这是因为从康熙皇帝开始,康熙皇帝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起名时使用了特殊的辈分字,被称为“钦定字辈”。这套“钦定字辈”经过后代皇帝的不断增补,一共有26个字,从康熙帝以下依次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増、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按照清代的规定,这种“钦定字辈”只能在康熙帝的后裔中使用,这就在事实上在宗室内部划分出了使用钦定字辈的“近支宗室”,和不能使用钦定字辈的“远支宗室”。

第三次划分,是将近支宗室内部又划出了一个“近派宗支”的范围。简单说,康熙帝给后裔用特殊辈分起名字的时候,还规定了名字后一字也要有相对应的特殊偏旁,即钦定偏旁。具体来说,这种特殊偏旁为:胤辈“礻”旁,弘辈“日”旁,永辈“王”旁,绵辈“心”旁,奕辈“言”旁,载辈“氵”旁,溥辈“亻”旁,毓辈“山”旁,恒辈“金”旁。不过,能够使用这种特殊偏旁的,只有当时皇帝的同祖父的血亲。换句话说,随着皇帝的辈分越来越小,能使用钦定偏旁的人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到了晚清时,由于后面几个皇帝子嗣不力,所以钦定偏旁的范围是嘉庆以下的后裔,这种能使用钦定偏旁的近支宗室,被称为“近派宗支”,他们是皇帝的近亲,换而言之,是拥有帝位继承权利的。

总结起来,就是皇族分成较远的“觉罗”和较近的“宗室”,宗室内部又分成“远支宗室”和“近支宗室”,近支宗室里又有一个“近派宗支”。

简单记忆的话:

觉罗:血统特别远,从太祖之前就分出去了,用红腰带,不能用钦定字辈,不能用钦定偏旁。

远支宗室:是太祖和太祖兄弟的后人,还包括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帝的后人,用黄腰带,不能用钦定字辈,不能用钦定偏旁。

近支宗室:是康熙帝的后人,用黄腰带,能用钦定字辈,不能用钦定偏旁。

近派宗支:(晚清时)是嘉庆帝的后人,用黄腰带,能用钦定字辈,能用钦定偏旁。

怎么样?其实了解了这些之后,您在清代随便见到一位皇族,问到了对方的名字,您就能知道对方在皇族内血统的远近了。

不过呢,血缘的划分虽然划分出了血统的远近,但是跟身份地位的关系不是特别大,至少在宗室中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种划分吧……

第二种划分方法——阶层法。

一提到清代皇族,您想到的是什么呢?凤子龙孙,王爷贝勒吗?这就是皇族最显著的一个区分身份的标签——爵位。

清代皇族的爵位又叫“宗室爵位”,由上到下一共12等,给您列表吧。

清代穿越指南|当个皇族吧

其中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这六等属于高等皇族,被称为“入八分宗室”。其余的则被称为“不入八分宗室” ,属于低级爵位。

您看看这套爵位的名称——“宗室爵位”,正如您理解的,这套爵位是专门给宗室的待遇,觉罗是没份儿的,清代觉罗如果立功封爵,是按照一般功臣的爵位去封公侯伯子男,而不是这套宗室爵位。

另外,您猜猜,清代宗室里,拥有爵位的比例是多少?您看清宫戏啊,王爷贝勒满街跑,再看网络上一些人吹嘘自己的家世,感觉王爷贝勒并不罕见似的,其实在清代宗室内部,爵位的拥有者是极少的。根据学者的估算,清代宗室男性中,十七世纪获得爵位的比例是10%~27%,十八世纪大概是7%,十九世纪是6%左右。而在这本身就很少的比例之中,入八分爵位的比例就更低,根据学者统计,清代宗室封爵者一共有2343人,其中入八分者615人,占总数的26%。换句话说,在晚清的时候,您要想见到一位王爷贝勒等级的皇族,就算是在皇族堆儿里,大概也是“百里挑一”的了。

清代皇族拥有爵位的比例如此之低,主要是清代“世袭递降”制度和“考封”制度影响的。世袭递降是指,一位拥有爵位的宗室去世之后,虽然还是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其爵位,但是继承时要降一等。比如说一个亲王去世了,其继承者承袭爵位,就要降为郡王,同理,贝勒去世后,其继承者就要降为贝子。与之相对的,有些皇族的爵位由于比较特殊,被加恩“世袭罔替”,便是指不用降等,民间俗称为“铁帽子”。考封制度则是指,清代一个爵位只有传承给一个儿子,其他不能袭爵的子嗣制度上称之为 “余子”。“余子”如果想要获得自己的爵位,就要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为翻译、马箭、步箭三项,然后依照考试或给爵位或不给爵位,但是无论如何,所给的爵位都是不入八分的爵位。结合世袭罔替和考封两种制度,清代宗室一旦没有承袭本支的主要爵位,基本上三、四代之内变会沦落为无爵宗室。

所以,依照爵位和官职,清代皇族可以分成高级宗室、低级宗室、做官为宦的宗室觉罗,而除此之外的,则被称为闲散宗室、闲散觉罗,他们才是清代皇族的主体。

顺便提及,我们现代人所了解的文化圈的知名皇族后裔,其实基本上都是前三种出身的。比如说启功先生,很多人以为他作为雍正帝的后裔,血统较远,应该只是个皇族平民,但实际上他的祖辈均为高官,其本人还袭了奉恩将军的爵位。这是因为前三种皇族地位较高,家内文化培养的也好,生活上也堪称“贵族”。而那种清初就已经没了爵位,好几代闲散下来的皇族后裔,着实是没什么“贵族”属性的。

“好了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你只是想告诉我,以我的那点儿预算,只能穿越成一个闲散的皇族是吧!”

额,您真聪明……都学会抢答了……

“那我不穿了!到时候又跟上次似的那么惨!”

哎呀您别走呀……我向您保证,传成一个闲散皇族,虽然不是什么王爷贝勒,但是生活也是挺爽的……您再耐心听我介绍一下好了……

如果您要是穿越成一个闲散皇族呢,能获得以下特权:

特权一·“真·铁杆庄稼”

我知道您还对穿越成普通旗人需要补缺心存怨念……不过作为皇族嘛,就不用这么费事儿了。清代规定,闲散宗室之子从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给养赡银2两,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给3两,然后每年给米四十二斛二斗。觉罗之子则是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给2两,然后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这些钱在清初就算十分优厚的待遇了,虽然到了晚清,在那个物价条件下可能有点少,但是这些钱都是白来的呀,您不需要为之付出任何劳动!在这份钱粮的基础上,您再做点什么营生,肯定是生活无忧呀。

特权二·超高的福利待遇

上次咱们就说过了,清代统治者对旗人有很多的福利待遇,对旗人尚且如此,对待皇族就更多啦!清代规定,闲散宗室娶妻及嫁女,赏银100两,如果娶的是继妻,则只赏给50两。同时,宗室本人或嫡亲或原配妻子亡故,赏银120两,如果继妻亡故,则只赏给60两。如果亡故的是小妾,如果这个妾是有后代并且妾是在丈夫去世之后才去世的,也可以获得跟继妻一样的60两。至于闲散觉罗,娶妻及嫁女,赏银20两,继娶则赏银15两,本人或嫡亲或原配妻子亡故,赏银30两,继妻亡故,赏银25两。怎么样?您看这白花花的银子!另外,皇族内的孀妇,以及父母早亡的孤女,也都有自己的补贴。所以对于皇族而言呢,大胆娶亲、大胆生育,就都是钱呀!

特权三·不是官员,看上去也可以像官员

闲散的皇族有了上面的一些特权,清代皇帝还觉得不够,特别是闲散宗室,好歹都是皇帝的后代,就算不能让他们都过一把“官瘾”,也要让他们有一种跟官员类似的外观等级。于是乾隆四十七年的时候,乾隆帝规定:

其闲散宗室,向无按品给顶之例。现在宗支繁衍,瓜跌绵延,皆我祖宗派系流传,谱列银潢,名登玉牒,乃以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殊不足以示亲亲而崇体制……闲散宗室,赏给四品官顶,并准其穿用四品武职补服。

于是乎,就算是最普通的闲散宗室,都可以戴着四品官的帽子,穿着四品官的补子都在大街上了,即所谓“章服之荣”。

特权四·打不得骂不得

清代闲散宗室觉罗最大的特权就要属法律上的特权了,您知道清代皇帝为什么要让宗室系黄腰带、觉罗系红腰带吗?请看下面一条资料:

宗室者,天潢之戚,不加表异无以昭国体,甚或两相诋毁詈及祖父。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六祖子孙俱令系红带,他人毋得紊越,如常人与系红带者相诋,不得詈及祖父。

就是为了时刻让周围的人知道,这个人是皇族呢,千万别惹他,更不要骂他的家人,尤其是不能骂他的祖辈。因为他的祖辈很可能就是某代皇帝,您只要稍不小心就犯了大不敬的罪过。

当然,特别人性化的是,太宗皇太极在后面还加了一句:

如目睹系红带而詈及其祖父者拟死。其不系红带而致人辱詈者勿究。

这下您知道这红带子和黄带子的作用了吧……

其实不光是骂,打也是不行的。就算只是闲散的宗室觉罗,但是他们是皇族,是皇帝的本家,象征着皇帝的颜面,不能轻易打得。清代律法规定:

凡宗室、觉罗而殴之者,(虽无伤)杖六十、徒一年;伤者,杖八十,徒二年;折伤以上,重者,加凡斗二等,笃疾者,绞(监后),死者,斩(监侯)。

同时,如果是宗室觉罗犯了罪,不仅要跟旗人一样折算刑罚为鞭刑或者枷号,作为皇族,他们还要“减常人一等”。可以说,除了十恶之类的重罪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判死皇族的罪过了……

怎么样……您体会一下……如果您穿越成了清代闲散宗室觉罗,白来的固定工资拿着,丰厚的社会福利享受着,法律的天枰向您倾斜,别人对您不敢打不敢骂,您没事儿还能欺负一下别人……而您只需要保证不离开北京城就可以,您干不干?

“快!送我去穿越!”

好嘞,咱们就这么愉快地成交了~一会儿您kucha一下就穿过去了!

对了,顺便给您补充一个知识,由于清代八旗中上三旗没有领主而直属于皇帝,下五旗则分封给高等皇族,故而凡是曾经入八分的宗室,都是被分配到下五旗去的,他们的后裔无论后来爵位是什么,也都是在下五旗。反之,旗籍还在上三旗的,只有皇帝自身,以及入关前的一些从来就没入过八分的宗室支系。所以说,无论是正黄旗,还是镶黄旗,其实跟皇族的关系都不大,千万不要以为“黄旗=皇族” ,更不要以为谁是正黄旗的,祖上就一定是王爷贝勒,其实恰恰相反呢。


#1楼
发帖时间:2016-01-13 11:32:08   |   回复数:5
make911
一派掌门
2016-1-13 #2楼
zma729
武林高手
傻呼呼的没事穿什么清朝?要穿也穿宋朝。
2016-1-13 #3楼
zsb1038
武林高手
不如穿到石器时代
2016-1-13 #4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6-1-25 #5楼
jokingcheung
超凡入圣№
谢谢分享
2020-2-20 #6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