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帝王的爱情:朱由检与周皇后

-->

帝王的爱情:朱由检与周皇后周皇后(1611年—1644年),明思宗崇祯皇帝的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

周皇后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国色。《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旧京遗事》记载:“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 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 父曰“君女,天下贵人!” 周皇后年少时,“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清初历史学家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这样描述周皇后: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张岱的这些话,并非毫无根据的阿谀奉承之词,这从周氏在后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一事,可以得到印证。

《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所谓亲自操持家务,还包括亲自烧饭。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刚刚登极时,由于魏忠贤专权,形势十分险恶,懿安皇后(即朱由检的皇嫂)秘密告诫:不要吃宫中的食物,朱由检是带了家中的麦饼进宫的。进宫后,还得提防魏忠贤买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许多野史都有记载。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

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坏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有一年夏季的某一天,周皇后穿着薄如蝉翼的暑衫在梳洗,崇祯帝蹑手蹑脚地走到她身后,撩拨她的头发。周皇后随手往后一甩,差一点打在崇祯帝的睑上。这时恰巧一个送瓜果的内侍看到了,周皇后十分窘迫,崇祯帝则一笑了之。

帝王的爱情:朱由检与周皇后

周皇后入主六宫以后,即以瘦弱单薄的身躯担任起治理后宫的重任。她仪态万方,天生威严,在宫中威望很高。而且她生性简朴,刚一入宫就着手裁减宫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费用。崇祯一朝内乱外患接连不断,周皇后就常常劝崇祯皇帝要爱惜百姓,安定人心,再团结对外。而且她还劝说崇祯皇帝要宽以待人,善待臣民百姓。可是崇祯固执自负,根本听不进周皇后的劝告,总是觉得全天下的人都辜负了他。因为当时四处用兵,军费紧张。周皇后关心着国家社稷,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充作军费,崇祯对周皇后的深明大义十分感激。

崇祯二年二月四日,周皇后为崇祯帝生 了皇太子。这自然使崇祯帝十分高兴,这也是他们夫妻恩爱的象征。明王朝历时近三百年,共十六个皇帝,以前的中宫除了孝宗张皇后,均未有生子者。因此崇祯朝 中宫生子也算是个例外。中宫都成婚早,随着年长和嫔妃的增加,这些皇帝大都喜欢和年轻貌美的嫔妃待在一起,这自然就大大减少了和中宫待在一起的时间。这正 是以前绝大多数中宫无子的重要原因。由周皇后破例生子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她和崇祯帝的感情是较深的。

周皇后也有与崇帧帝不和的时候。有一次二人起了争执,崇祯帝对周皇后大骂。周皇后不敢骂崇祯帝,便直呼”信王!信王!”而不称他皇上。还有一次,二人在交泰殿话语偶不合,崇祯帝一下子将周皇后推倒在地。周皇后本来就身体瘦弱.从来不曾受此屈辱,遂数日卧床不起,也不吃饭,甚至要自杀。崇祯帝马上就感到很后悔,便命宦官赐给她一床貂皮褥子,并问候起居。周皇后这才勉强开始进食。

崇祯八年以后,各路起义军迅速壮大,严重威胁了明王朝的统治,关外的后金(即后来的大清)大军也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崇祯皇帝为了朝廷上的政事和紧急的军情忧心不已,坚持茹素理政,因为过于劳累,日渐憔悴。周皇后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因农民军掘毁凤阳皇 陵,崇祯帝减膳撤乐,不吃肉食,以示与天下将士共甘苦。周皇后见崇祯帝形体日益消瘦,十分心疼,便亲自烹制了些带肉的食物呈进,结果被崇祯帝拒绝。这时恰 好崇祯的外祖母来宫中,对崇祯帝说,自己夜里做梦时见到了孝纯太后,说到崇祯帝一天比一天消瘦,竟流泪不止,并说:“为我语帝,食勿过苦。”这显然是借崇 祯帝生母来劝崇祯帝。这时周皇后送来肉食,崇祯帝思念到生母,又为周皇后母女的厚意所感动,遂向生母画像拜了又拜,然后才进餐。他和周皇后“相向而泣,泪盈盈沾案”。

明宫中很少演戏。十七年间,宫中只演过两次戏,一次在崇祯五年周皇后生日时,召来戏班演了五六出《西厢记》,另一次在崇祯十四年,演《玉簪记》一两出。每当此时,后宫诸色人等几乎倾巢而出,崇帧帝也到场坐上一会儿。宫中有专设的戏台,以前宫中经常演戏,崇祯朝大概是最少的了。

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崇祯十七年3月18日清晨,李自成率军攻陷京城,崇祯十七年3月19日,紫禁城被攻陷,李自成的军队涌入紫禁城中,消息传来后,身处后宫的明思宗对周皇后说道:“大势已去。”

周皇后难过的说道:“臣妾服侍陛下已经十八年了,至些年来臣妾曾劝戒过陛下,但陛下不听,才会有今日啊!”说完便抱着皇太子朱慈烺和皇次子朱慈炯痛哭。

之后明思宗将连同皇太子在内的三个儿子分别托付给三名太监,命送到勋戚周奎(周皇后之父)、田弘遇(田贵妃之父)家中,然后命周皇后、袁贵妃自尽(宠妃田贵妃已在前一年病逝)。周皇后领命后,便回到自己的寝宫坤宁宫自缢殉国,年约35岁。

崇祯十七年(1644)4月4日,赵一桂等人将明思宗与周皇后的遗体葬入田贵妃的园寝之中。入关后的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端皇帝,陵曰思陵。”,而周皇后也被追谥为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后。

帝王的爱情:朱由检与周皇后


#1楼
发帖时间:2015-08-20 10:26:01   |   回复数:3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20 #2楼
zgq9966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20 #3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20 #4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