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_cn
武林高手

[剧情] [] [1950][中国][传记][武训传][DVD-R/2.2G][中文][孙瑜作品]

-->
本帖最后由 dillonjohn_2004 于 2012-3-27 09:47 编辑

《武训传》

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未年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武训出身贫寒,曾随母亲靠乞讨度日。他深切地体会到穷人读书识字的必要性,因此不惜几十年唱歌卖艺,积攒善款,筹办义学。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

电影《武训传》的原剧创作于1944年,最初的主题是歌颂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义举,影片于1948年7月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投入拍摄,但在完成三分之一的摄制工作后因经济困难而停拍,最终由昆仑影业公司买下了拍摄权和已完成的胶片,于1950年10月摄制完成;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训(1838—1896)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2012年3月,《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开始发行正版DVD。

《武训传》下载

这里分享的是DVD-MKV格式的,文件比较大,所以采用了分卷压缩包的形式上传到网盘上的。你只要三个文件都下载下来,让在一个文件夹里面,然后解压第一个就可以了。
新中国首部禁片《武训传》DVD迅雷下载:DVD1 DVD2 DVD3
cd1:
cd2:
cd3:
#1楼
发帖时间:2012-03-26 22:47:04   |   回复数:489
tonyzzl
武林高手
好片,下来看看。。。。。。。。。。。。。。。。。。。。。
2012-3-26 #2楼
gsc2008
武林高手
看看看看,是什么啊
2012-3-26 #3楼
王小乐儿
武林高手
这个高端了。。。禁片儿啊亲~~~
2012-3-26 #4楼
dijkstratianniu
小有名气
这片子为何要禁捏 说了啥让当局脸红的事内?
2012-3-26 #5楼
surgewang
一派掌门
此事无语,此片要看
2012-3-26 #6楼
surgewang
一派掌门
此事无语,此片要看
2012-3-26 #7楼
xgqjsipt
一代宗师
此事无语,此片要看
2012-3-26 #8楼
bywind
武林高手
,《武训传》沉寂了近六十多年
2012-3-26 #9楼
3131666
武林高手
听说过,没看过。
2012-3-26 #10楼
bsming1
小有名气
谢谢楼主的分享
下载看看
2012-3-26 #11楼
heluo
小有名气
本帖最后由 heluo 于 2012-3-26 23:54 编辑

转一些评论过来供大家参考

说说《武训传》解禁:武训不足为训

作者:刘琅   

  日前,号称“新中国首部禁片”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重新发行。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有心人会看到毛为之大动肝火的《武训传》是什么样一个真面目。  
  其实,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轻人对武训完全无感。有关部门和媒体如此热衷,也是意味深长的一件事。王朔讲过一个故事,有个父亲教育孩子说,你不要相信书上叫人学好,那都是写书的人想别人做好事,好让自个儿做坏事。我也有点小人之心:这样可着劲儿宣传武训以及当代武训白礼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武训将把教育“交给社会”,一方面大力加强慈善办学体系,办法是给捐款和慈善者立牌坊和功德碑什么的,刺激慈善力量投入办学,取得办学投入的增长;一方面,武训将把所有校长、老师和学生通过集中培训,让他们学会讨钱的本领。古代武训,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能珍惜,那么他一定推行他办学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全国、以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希望工程”--说白了,不过是慈善捐款和乞讨办学制度!  
  新中国以来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谁?难道是武训们及其“希望工程”吗?不,是靠推广全民识字率的推进。新中国的废除土地地主所有制,就是要废除封建贵族教育的经济基础,使所有农民的孩子可以受到现代教育。  
  后来穷人上不起学,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走了武训的路吗?希望工程不也是当代的武训工程吗?  
  前两年,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表示“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其实并不是一条高标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教育投入早就在4%以上。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教育占GDP的比例是4.7%~7.4%,中国比美国、日本低可以理解,而低于印度(7.1%)就说不过去。就这么低的一个指标,说了16年,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几十年来,嘴上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事实上,中国的教育开支仅是联合国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一,列全世界倒数第四,比非洲穷国乌干达还低!看来,我们的确“不差钱”,差的是对教育的重视。  
  国家投入是没指望了,那么,谁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呢?不可思议的是,这一重任竟然要武训老人来扛。  
  在天津有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现已八十五六岁了,十几年来靠自己蹬三轮车赚来的血汗钱,资助了近200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曾受到多位国家领导的赞誉和接见。他就是白芳礼老人,人称当代武训。  
  初听这事,我觉得让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而且还是蹬三轮车的老人,用自己那么一脚一蹬踩出来的血汗钱,去供那么多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吃饭、穿衣和上学,实在太有点残酷了,也太……总之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滋味。  
  自从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上了希望工程的海报,中国的农村教育就交给现代的武训们。希望是美好的,数字是无情的:希望工程运作十数年,也不过区区几个亿或者是十几个亿了,不过是区区广州一个区区BRT工程的钱,更不用说倾举国之力的世博或者奥运会了。说真的,作为泱泱大国,办教育居然要靠这么一点点“希望”,这本身就是笑话。我真不知道那些宣传希望工程的官员们为什么不脸红。  
  他们不但不脸红,还感动得很,似乎忘记了,八八年以前大学是免费的,后来收费也不很高。开始搞教育产业化以后,中国的大学学费猛增,西部一个壮劳力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五年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南方周末》)。高中的收费也在不断增加。靠希望工程,靠爱心人士捐助,永远填不干净收费的无底洞。  
  世界上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是免费义务教育。很多穷国大学免费或收费很低。我国则直到本届政府才真正开始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读幼儿园的费用比读大学还高。是国家没钱吗?鬼才信。  
  说到底,这还不是一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我不否认他是好人,但我还是要说一句:武训不足为训。  
  2012-3-23风之谷书院http://fzgsy.blog.tianya.cn 

====================

电影《武训传》将铺就中华民族通往地狱之路

作者: 一息尚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被封杀的电影《武训传》不仅在近日解禁了,而且在公映之前,便大量发行了该片的DVD。据互联网上发布,由于国内主流媒体的热炒,最近几天,在京沪等城市,《武训传》这部影片的DVD已经到了一碟难求的程度。《武训传》刚一解禁便会受到如此的热捧,这绝不仅仅是由于到今年该片已经被封杀了六十多年,而是更与这部影片被封杀的原因有关。

《武训传》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封杀,是源于该片在上映不久便受到了毛泽东的批判。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九五一年由于毛泽东亲自发动并领导的第一场对旧的思想文化进行批判的运动。一九五一年的中国,不仅国内建设异常艰难,而且还更承受着抗美援朝的艰巨负担。在国家和民族如此艰难的时刻,而毛泽东却发动了对一部电影的批判,这就只能从武训其人的经历,尤其是从武训的这个名字去理解了。

武训是清朝末年山东堂邑县(今聊城西)武家庄一个武姓贫苦农民的儿子,生于一八三八年,卒于一八九六年。幼年时的武训家里很穷,以至于穷得武训不仅不能上学,甚至都穷到了连个名字都没有的程度。由于没有名字,因此人们就只能按照家族的排行称其为武七。成年后的武七深感没有文化的苦处,为了让像他那样的穷孩子能读上书,武七决定兴办义学。但是由于无钱办学,于是武七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先去乞讨,用乞讨得到的钱购买土地出租,然后再用出租土地和继续乞讨得到的钱购买更多的土地出租以积累办学基金的办法。为了乞讨,武七有时甚至不惜侮辱自己。在积三十年的乞讨和出租土地的辛劳之后,武七积累起了一定的基金,并先后在堂邑、馆陶、临清办了三所义学。义学兴办起来之后,武七的声望也开始大噪。出名之后,武七“行乞兴学”的行为,不仅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而且还更受到了当时满清政府的褒奖。清政府不仅赐给了他“训”字的这个名字,而且还封其为“义学正”,并赏穿黄马褂。后来,武训“行乞兴学”的这种精神,也受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极力推崇。一九四四年夏,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将一本《武训先生画传》送给了电影编导孙瑜,并建议他把武训一生“行乞兴学”的事迹拍成电影以宣扬武训的精神和做法。经陶行知先生的介绍,孙瑜也深为武训“行乞兴学”的独创精神所感动,于是便开始收集资料,并草拟了拍摄提纲。

一九四八年,孙瑜写出了《武训传》的电影剧本,并于当年就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开始了拍摄。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该片便始终未能完成拍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训传》这部影片才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于一九五0年十二月完成摄制,并在一九五一年初开始在全国公映。

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刚一公映,立刻就博得了社会上的一片赞扬之声,而各报刊也更是纷纷发表文章,对该片予以了充分地好评。

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一日晚,中南海的小礼堂放映了电影《武训传》,由周恩来总理和胡乔木出面召集,一百多位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到场观看了该影片。在影片的放映中,礼堂内不仅掌声不断,而且朱德还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放映结束后,朱德又特意握着导演孙瑜的手说:“很有教育意义。”

另据孙瑜在三十多年之后的回忆:“电影《武训传》受到全国人民赞扬后,中央领导同志集体观看了这部片子。后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我时,我向他汇报了拍摄电影《武训传》的情况,总理很有兴趣地听我介绍,之后,他说:‘对武训本人,我知之甚少,但诸多民主人士在重庆的两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武训的活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作了充分的报道。那时,我才晓得他是靠乞讨积钱而办成功几所学校的,实在很不容易,扫盲和教育救国始终是我党和民主人士的共同责任,至于电影嘛,我自己认为拍得不错,看了很感动人。’”

就在电影《武训传》不仅得到了全社会的一片褒奖,而且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许多高级领导人赞誉的时候。
一九五一年的五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由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从而拉开了对电影《武训传》进行批判的序幕。

虽然电影《武训传》宣扬了一种乞求意识而贬低了斗争和反抗的精神,但是对一个已经死去了几十年的人以及以其为蓝本拍摄的一部电影,毛泽东绝不会如此地重视。毛泽东所重视的应该是那些党和国家领袖级人物对宣扬了乞求意识而贬低了斗争和反抗精神的《武训传》这部影片的态度,以及他们通过对这部影片的态度而反映出来的真实的思想状态。从对《武训传》的态度上,就能充分反映出这些领袖级人物的思想认识仍然还停留在“老子打天下,老子就应该坐天下”的历史阶段上。只不过由于他们大多都来自与社会的底层,所以无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了解民间疾苦和关心民间疾苦的“好皇帝”而已。就是由于这些身为党的和国家领袖级人物的思想状态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所以毛泽东在亲自审定并做了大量修改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这篇社论中,才发出了如此严厉的质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武训),具体的历史思想(如像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更能准确地反映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真正原因的,是毛泽东在《在审阅杨耳〈评武训和关于武训的宣传〉稿时加写的几段文字》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现在,估且不说武训办学的方法和结果,单说武训办学的动机,即是说他真想要使穷孩子识字,借以改变穷人们的悲惨地位,这种想法,难道是不正确的吗?我们说,武训自己怎样想是一件事,武训的后人替他宣传又是一件事。武训自己一个人想得不对,是极小的事,没有什么影响。后人替他宣传就不同了,这是借武训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要拍成电影,写成著作或论文,向中国人民大肆宣传,这就引起了根本问题了。”

二十四部正史,记满了中华民族因外来侵略而遭受的无尽屈辱与苦难。正是历史上发生过大量的这些非亲历者都无法想象的屈辱与苦难,才使中国人悲怆地喊出了:“宁做太平犬,不为离乱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屡遭外来侵略,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太过懦弱。而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之所以懦弱,又是由于小农经济生产和受儒家学说中的实用主义思想加机会主义人生哲学的毒害才造成的。大泽乡起义的农民领袖陈胜和吴广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就是因为受“等死”这一客观条件的逼迫。因此大泽乡起义的过程,清晰地反映出了陈胜和吴广等人的实用主义思想加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就是这种懦弱的民族性格,所以才不仅造就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看客心理,而且更赋予了大多数中国人超限度的忍耐力。如果没有这种超限度的忍耐力,那么从安徽阜阳到深圳创业的那个杨武(媒体报道时的化名),也忍受不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人毒打并强奸这个长达一个小时的过程。

当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长达二十八年时间的革命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帮助党内许多同志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过程。

直到今天,任何人也无法否认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才取得的这一认识。而毛泽东思想,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创立的。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写在马克思和列宁的浩瀚著述之中,但是对于什么才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体制内的党史研究和理论工作者大多都认为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就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以不仅经济十分落后,而且人民由于遭受着国际上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与压迫,命运也更为悲惨。

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由于遭受国际上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与压迫而命运也更为悲惨,这确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从这个表面的现状来看,当时的中国人似乎应该更具有革命的要求,更充满革命的热情。但是,如果按照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任何人都将很难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问题。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仅要看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的表面现状,而且更要能够正确地去认识中国人的心理。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等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最高领导人和其他许多领袖级的人物,就是由于只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表面现状而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而无不想当然地认为在国际上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与压迫下而命运更为悲惨的中国人民,更应该具有革命的要求和革命的热情,所以才接连犯下了三次左倾路线错误。无论在任何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一个人能否主动投身革命的主要因素,不是他是否具有进行革命的要求,而是他是否具有敢于投身革命的勇气和胆量。就是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这个真正的具体实践,所以毛泽东才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才探寻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这样一条具体的革命道路。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这种认识,当时党内的许多同志,尤其是那些领袖级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人认同,直到后来在毛泽东的耐心教育、帮助下,特别是当毛泽东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他们错误与低能的领导下几乎全军覆没了的时候,才终于提高了一些认识问题的能力,才终于在“遵义会议”后接受了毛泽东的领导。而“遵义会议”之后,中国革命也真的开始了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任何一个人的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过程。而一个民族的国民性的改变,则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就是由于国民性的这个原因,所以虽然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不惧艰辛地为了全体中国人民、是不怕牺牲地为了中华民族;所以尽管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拥有着真理、充满了正义,但是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成立了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也才只有四百四十八点八万名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只有五百多万人。而且这些党员中,还有许多人都是怀着像小说《红岩》中的叛徒甫志高那样的强烈投机心理,在眼见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正是许多人的投机心理,才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一九四五年“七大”
召开时的一百二十余万人,猛增到了一九四九年的四百多万人。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到一九四九年时已经发展到了五百多万人,但其中不仅有大量的以个人身份补充进来的国民党军俘虏,而且更有成建制的改编进来的起义或投诚的国民党部队。

从一八四0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的人口始终保持在四亿多,而一九四九年的时候更是多达四亿五千多万。然而无论是在反抗日寇侵略的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中,还是在国共两党进行阶级大决战的三年解放战争里,四亿多中国人却只有不到零头的那些人参与到了其中,而其他四亿多人却躲在了一边,苶呆呆地再一次充当着历史的看客。在毛泽东领导的这场长达二十二年的武装革命过程中,包括毛泽东的六位亲人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教育了中国人,感染了中国人。所以,毛泽东领导中国武装革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过程。而也正是由于国民性的这个问题,所以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才不仅要经历二十八年的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必须首先要跨越民族革命的这一关。而苏联的“十月革命”,不仅能在一夜之间就取得了成功,而且更是省却了民族革命的这一关键环节。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的时候,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国民党反动政权即将被打垮,但是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外来威胁却远远没有过去,如果不愿中华民族因遭受外来侵略而发生的历史悲剧重演,那就不仅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快国内建设的步伐,而且更要彻底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而改造国民性,那么必须首先就要从改造我们这个民族的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做起。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电影的传播功能和对人的影响教育能力已经被电视和互联网所取代,然而在一九五二年的时候,电影还可以堪称是中国实施教育的最强劲的方式。

不用说武训兴办的义学所教授的完全是儒家的《四书》、《五经》等内容,而且武训兴办义学过程的本身,则更是将儒家学说中的实用主义思想和机会主义人生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电影《武训传》所宣扬的,那就只能是儒家学说中的实用主义思想加机会主义人生哲学,那就只能是儒家学说中的明哲保身这种投机心理了。周恩来和朱德,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而与毛泽东并肩战斗长达二十多年的战友。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周恩来和朱德都曾经有过与毛泽东的认识不一致的经历。而造成他们认识不一致的原因,就是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尽管中国革命的挫折和毛泽东的帮助、教育,曾经使他们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但是从他俩在对待电影《武训传》的态度上所反映出来的真实思想状态,说明了他俩的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还只是阶段性的。从这种现象中,毛泽东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危险,而且也更看到了通过国民性的改造从而在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当中培养贯彻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民主意识以及提高认识问题能力的艰难。

上个世纪初,尽管在采取那种方法来拯救深陷亡国灭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这个问题上不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这个问题上,不仅毛泽东和鲁迅的心是想通的,而且就连被誉为是平民教育家的晏阳初,也认为造成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就是民众中普遍存在的“愚、贫、弱、私”这“四大病患”。因此晏阳初认为,若想拯救中国,那就只有首先兴办教育以改变中国人的国民性。为此,晏阳初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不仅组成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而且更是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就到河北省定县进行了长达八年多时间的平民教育实验,希望能通过教育来改变中国人的国民性并进而拯救中国。

在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始终坚持着正面教育、鼓励和积极主动地去引导的这个方针。师范学校毕业又有着长期而深刻社会实践的毛泽东由于深谙教育的理论,所以不仅很早就发现了“好孩子也是夸出来的”这种心理现象,而且更是深知鼓励和激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毛泽东才总是用“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以及“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这样的殷切期望和鼓励,来教育中国人民并急切地盼望着中国人的性格能够发生彻底的改变。不仅深谙教育理论,而且同样也精通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更是清楚地知道。由于缺少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才不仅屡屡遭到了外敌的侵略,而且在抵抗侵略的过程中,更是遭到了屡屡的失败。南宋十万军民在蒙古人面前,只知投海自杀,却不敢同敌人血战到底。如果十万人同和敌人拼命,也许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写。“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而满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悲愤欲绝地写下了这样一首七绝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敌人的凶残与野蛮,激起的应该是我们全民族的仇恨与勇敢;遭受的凌辱和蹂躏,更应该使我们阖族拼命向前。但是因为四万万人只会齐下泪,所以中华民族才不仅遭受了无尽的欺辱,而且还不知何处是神州了。如果四万万人齐奋起,如果四万万人齐努力,如果四万万人齐对敌,那么早就天涯处处是神州了。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性格决定命运”。培根所说的这句话,可能只是针对个人而言。但是如果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际遇来看,性格不仅能够决定个人的命运,而且也更能够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武训成名的时候,正值满清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际。此时的满清王朝,由于无力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以保护自己的国民,因而不仅严重地削弱了统治人民的能力,而且更彻底丧失了统治人民的道义。所以满清王朝赐给已经成为了社会名人的武七一个与驯字同音的训这个名字,一则可能是为了褒奖武七本人的驯服,二则更可能是要树立武训这个榜样,训育国人都要像武训那样去做,以便有利于维持自己的衰朽统治。从满清王朝在它快要死了的时候却大力褒奖武训和国民党反动政权因无力抵抗日寇的侵略而躲到重庆期间也大力宣扬武训的这种情况看,每一个政权当它在丧失了存在的道义的时候,都会将孔孟之道拿出来抖落一番。满清王朝是这样,国民党反动政权是这样,窃国大盗袁世凯更是这样。尽管成功地南压革命性不坚决的革命党人让步,北逼满清王朝的孤儿寡母退位而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和满清王朝的权柄。但是由于在南压革命党人让步和北逼满清王朝的孤儿寡母退位的过程中,袁世凯耍弄的阴谋诡计大白于了天下,所以袁世凯却并没有取得作为新国家最高统治者所必须拥有的道义。而为了能够蒙混过关,就只能采取愚民的手段。而愚民的做好办法,那就只有宣扬儒家学说。于是,在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和满清王朝权柄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一三年的六月二十二日,袁世凯颁布了“尊孔令”。但是尽管颁布了尊孔令,可袁世凯政权的道义合法性还是没有得到丝毫的提高。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袁世凯只好又于一九一四年的九月二十五日颁布了“祭孔令”并亲自到孔庙去祭祀孔子。然而中国的历史早就形成了这样的一条规律,任何的政权只要是走向了反动,那么不管它如何起劲地拿起孔孟之道来抖落,也维持不了多久。果不其然,就在袁世凯颁布“祭孔令”后的第三年,袁世凯本人就和他的“洪宪帝制”一道,一命呜呼了。
《武训传》虽然只是一部拍摄于六十多年前的电影,但是在电视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这个时代,如果借助电视这个传媒和互联网,一部电影也同样能产生巨大的感染效应。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已经再度发生了极大改变的情况下,电影《武训传》的解禁势必将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改变增添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弱肉强食的西方丛林文化依然占据强势的当今世界,在正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日本等敌对国家强敌压境并且还有东盟和印度等群狼环伺的时候,中华民族一旦彻底丧失了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气,一旦彻底改变了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民族性格,那么等待中华民族的,也就一定是阖族的灭绝。因此,电影《武训传》由于解禁而给中华民族铺就的,只能是一条通往地狱的不归之路。

2012-3-26 #12楼
heluo
小有名气
本帖最后由 heluo 于 2012-3-26 23:50 编辑

事情正在起变化……

作者: 寒江钓雪

孔子像溜了,武训又歪歪扭扭上来了 ,说是“供研究”的。呵呵……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在发展之初,总有一些苗头、端倪显现,只不过许多人不大注意罢了。待到渐成事实,并且无法更改之时,人们再回想当初,才会发出“原来竟会是这样,悔不该当初……”的感叹。也才会发觉毕竟悔之晚矣。

当下,在人们生活中鲜明映现的是这场波及全国的“倒春寒”。眼看清明将至,却还是冰天雪地的周彻寒冷。如此诡异天气,难道是苍天在冥冥之中向人们预示着什么?

要变天了???

其实已经变了!只从大街上人们的衣着就能感觉的。但在此奉劝有的人,别无中生有、视民声如洪水猛兽般小题大做了草木皆兵,又将以上对气候的几句描述与什么敏感问题联系起来,那才是真实暴露了其内心卑鄙、见不得阳光与唯恐画皮被揭穿的极度恐慌了。

还是回到正题。

2012年03月22日 《新京报》:“新中国首部禁片”《武训传》修复出版

http://news.qq.com/a/20120322/000824.htm

“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这是百度介绍武训时的吹捧语。但既如此,《武训传》又怎么会遭禁播?而现在才被再次解禁出版?

还是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六十多年前。

1950年低至1951年初,中国几个大城市上映了一部电影《武训传》,引起不小轰动。当时北京、上海和其它一些地方的报刊还发表了不少赞扬文章,作了许多过高过分的评介。比如,有的说,武训“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劳动人民企图使本阶级从文化上翻身的一面旗帜”;有的说,“武训兴学之革命意义,是和太平天国那样的革命意义有某种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不过一重在革命武装,一重在普及文化教育而已”;有的说,武训“站稳了阶级的立场,向统治者作了一生一世的斗争”;“典型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崇高品质”,等等。但从1951年春开始,又逐渐发表了一些批评文章。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就这样展开了。

还应交代的是,电影《武训传》写的是一个真人的故事。主人公武训,原是清朝末年山东堂邑县的一个乞丐。据传他靠着乞讨,筹款兴办所谓义学。想让更多的穷人家的子弟能够读书识字。但这种想法,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做不到的。所以,在筹拍这部影片时,著名文化人夏衍就曾表示过:“武训不足为训。”

其实,这部影片抗战后期在重庆就开始筹拍。但由于资金短缺和社会动乱,拍摄工作停了下来。后来,编导孙瑜在北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曾当面把自己要继续拍完《武训传》的想法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指示三点:站稳阶级立场;武训成名后,统治阶级便加以笼络利用;武训最后对兴义学有怀疑。(孙瑜:《影片“武训传”前前后后》载《中国电影时报》1986年11月29日、12月6日、12月13日)

重新开机前,孙瑜还把剧本拿到中宣部审查,也通过了。他为什么如此热心要拍武训?据孙瑜说拍这部片子是为了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而片子出来后审查会上,时任华东大区书记的饶漱石一改从来面无表情而居然笑容满面,连声说好。请注意,饶漱石当时党内地位比陈毅还要高。

该影片1951年在北京中南海放映,观看的有朱德、周恩来等一百多人。看完后朱德和孙瑜握手说“很有教育意义”;周恩来只提了一个艺术方面的意见,再没多说别的。

但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毛泽东没来。几天后,他调了影片去看。

影片就此在北京和其它城市公演了。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2、3月间,全国各报刊发表了四十多篇评论《武训传》的文章,且绝大多数给予了肯定。只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人们忽视了毛泽东的反应。

毛泽东的态度最明显地表现在当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当中。毛泽东尖锐而明确地指出了电影《武训传》问题的要害:

“《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称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称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卑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是正当的宣传。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他还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当今天我们再来看哪个特殊历史时期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争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以及党内某些人的观点,还有毛泽东对此的高度警戒,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毛泽东之后的今天会有如此社会“特别是”转型。在中国人固有的传统观念里,有着读书做官的思想,穷人只有依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无论武训兴义学是以什么为目的,都是在依附、顺从了统治者统治的前提下而实施。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肯定而有人持否定意见的最根本分歧。

关于毛泽东对此关注的原因,我们认为,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问题的毛泽东,对这种进行不正确的宣传自然很敏感。而对武训问题展开的争论又时值新中国建立不久,在思想文化领域,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进行宣传,教育人民,以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为了进一步弄清历史上的武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毛泽东责成人民日报和文化部组织武训历史调查团。经二十多天的实地考察、走访,后来形成了《武训历史调查记》。关于武训兴办义学,毛泽东有一段话:说明在封建制度下,“只有地主阶级能够垄断文化,办学校。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阶级是不可能有受教育学文化机会的。在封建地主阶级看来,使用简单工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也没有要使他们受教育学文化的必要。这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规律,是唯物史观所指示的法则。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阶级要在文化教育方面翻身,要自己办学校,学文化,受教育,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并取消地主与农民间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即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才有这种可能。”

所以我们说,当时对宣传武训问题的错误认识,只有两个方面:要不是糊涂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别有用心。自己得天下了,就该树立一种不要和老子这个政府作对的社会意识。而宣传武训就恰与这样的树立有利,所以就应肯定。但毛泽东对此的清醒认识才真正反映了人民观点始终占第一位。肯定武训无疑是肯定武训的奴才思想,想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奴才意识。这也是毛泽东狠批《武训传》的最根本原因。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在今天,武训又被再次复活?

无论是1986年国务院为武训“平反”还是现在“供研究使用”的躲躲闪闪,都反映了一个问题,“维持会”,要和谐。

真是佩服当今精蝇的无耻无知。且排除招致敏感的阶级因素,单说办学。“特别是”以来,精蝇们鼓噪再实施的是教育产业化,那就是把教育这种理当全民共享的资源作为一种赚钱的产业来对待,也才造成“上不起学”的现实发生。而武训行乞办学与精蝇为利办学又将形成怎样一种反照?关于这一点,利令智昏的精蝇早顾不上多虑,他们所要的只是以宣传武训而达到在全社会酿成一种奴才意识。只有十几亿人民都被奴才了,社会才会河蟹。而才利于发展。才利于精蝇们各方面的发展。

无论怎样“平反”、“供研究”,武训在我心里不过如此而已。尽管他煞费苦心以兴义学为名,让穷人家孩子受教育为手段,但企图以此来挤进当时社会的上层精蝇队伍,再是对底层百姓的变相剥削、侵夺,都反映出他见了一切富贵者都驯良,都摇尾乞怜哀求残汤剩骨的可怜相。就是如此一个可怜虫,今次又被从故纸堆里、垃圾筐中扒拉出来,足见有人为达其目的真是不择手段了。

如此看来,也许他们真的要收一时之效了。

一不小心因了武训的问题而费如此口舌,是否又犯“余孽”的红线了?

2012-3-26 #13楼
孙中山
武林高手
goodgggggggggggggggggg
2012-3-26 #14楼
yj19820928
小有名气
好片,下来看看。。。。。。。。。。。。。。。。。。。。。
2012-3-26 #15楼
andyyky
小有名气
1950][中国][传记][武训传][dvd/2.2G][中文][孙瑜
2012-3-26 #16楼
soul1829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
2012-3-26 #17楼
lalala9
小有名气
这么快就出来啦。下来看看。谢谢楼主。
2012-3-26 #18楼
cai4587
武林高手
看看看看,是什么啊
2012-3-26 #19楼
heluo
小有名气
《武训传》解禁“那她得恨谁呢?”

作者:潇工   

《武训传》近日以公开发行DVD的方式解禁了。有人认为此举释放出强烈的政治信号,那就是打左。

其实,《武训传》早就被平反了。1986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问题的批复》 就已经就已经平反了。而且,前些年网络也曾就毛泽东为什么批《武训传》进行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讨论。如果算上这次,《武训传》这碗馊饭都被炒了三次了。

客观地说,有关《武训传》的档案早已全部解密了,再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照理来说,“搅屎棍”们即便再掏也掏不到什么宝贝出来。何以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炒《武训传》这碗馊饭?

除了进一步昭示“凡毛泽东反对的则必须平反,凡毛泽东支持就必须打倒”,所谓“解放思想”实质是“不准向左看,只准向右行 ”“”单边行之外,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涵义。而从另一方面则凸显非毛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粪可泼的境地了。

不可否认,任何文艺作品特别是涉及社会价值的文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各自的意识形态。《武训传》不可否认,就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对《武训传》持有不同的态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就如今日的红歌,幽门不是也不停地批判吗?

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批判,只是谁掌握话语权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哪个思想真心地为咱老百姓。

有人说武训办学难道错了?崔永元最近说的一句真话——“那她得恨谁呢 ?”很好地解答了这个朴素的问题。

前不久,CCTV崔永元和卫生部长做了一期节目。卫生部部长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免费为一农村大妈做了白内障手术。当摘下纱布时她看见了,她的确要感谢党!感谢政府!靠她自己,她一辈子也做不起手术”。小崔问道:“她辛苦一辈子,连个白内障手术都做不起,那她得恨谁呢?”

武训是做好事了。但是百姓辛苦了一辈子,自己读不起书,自己的孩子读不起书,“那她得恨谁呢 ??”

毫无疑问,崔永元的这一问,对照当今中国的现实,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不仅彻彻底底地把“武训”扇倒在地了,也同时彰显当年毛泽东对《武训传》的批判不但是正确的,担忧有一天新中国老百姓又再需要“武训”才能上得起学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即便是对现实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武训传》DVD的发行,不会如某些人所期许那样能获得什么道义上的正当性和所谓的反思,恰恰相反,不过是促使更多的人认真地思考——读不起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甚至连死都死不起,“那她得恨谁呢?”
2012-3-26 #20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