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见1
小有名气

[内地] [音乐] [07.09.10更新][走遍中国_武林传奇全系列][16集全][RMVB/国语/1.42GB]

-->


简介:

2007年初春的一天,泰山脚下,一块巨大的山石被人们开凿出来。当它被运抵山东郓城的时候,一个中国武术世纪会盟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日子里,泰山石被深深铭刻着,当代武术豪杰们也在以各自的方式昭示着中华武术的传奇魅力。

中国武协与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在郓城武术活动的背景下,策划了这次带有学术性质的“郓城会盟—中国武林论坛”活动,这是有史以来由官方组织的第一次武林盛会。

第一集:谜拳武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秀深幽的武当山更因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而闻名世界。在这里,一个风格独特的拳系在数百年间发展了起来。从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直到今日,武当拳已经成为拥有200多个拳钟的庞大拳系。武当拳更有后发制人、养生为主等特点,不仅为武术爱好者所喜爱更成为很多人养生手段。本片将带领你去武当山寻找武当拳师,从93岁的铁布杉传人到二十多岁的武当轻功的习练者,更有三丰派掌门人为我们展示武当拳的风采。而武当山的学者们还将为我们揭开笼罩在武当拳上的重重迷雾,探索拳脚背后的文化渊源,讲述神奇的武林轶事。

第二集:谁主峨眉

峨眉派,很多人都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了解到的。小说中提到峨眉弟子大多是尼姑,并且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当我们来到峨嵋山,所看到的僧人和尼姑似乎并非传说中的身怀绝技,寻不到一点武功的踪影。只是在峨眉山市档案馆《峨嵋山志》中寻找到一首《道人拳歌》,然而内容对道人的描述让我们不禁吃惊,其中一句描写道人的拳法可以让“岩石迸裂惊沙走”,究竟是怎样的神功会如此神奇?在不断的调查后我们发现,峨眉武术在道人以外,很久以前峨眉山的僧人也会武功,并且山上武僧功法之高让人惊叹。 峨眉山曾经习武的道人去了哪里?为什么今天的僧人不会武功?谁是真正峨嵋派的主人?

第三集:侠义红拳

据说红拳源自秦汉时期的宫廷舞蹈,上百人拍胳膊拍腿,动作舒展韵律丰富,最后形成民间的时尚,到汉武帝时期部队加强武技训练,把舞蹈和枪剑训练相结合于是成为一种最初的军旅武艺,而到了明代戚继光更是注意空手格斗和功力的练习,并第一次在他的著作中写到红拳及习练方法。因此红拳囊括了中国武术的进化史全程。尤其是到了清代,关中大狭鹞子高三把这种格斗技击性发展到顶峰。我们将深入黄土高坡深山坳寻访红拳奇人绝迹,见证这一文化的发展过程。

第四集:开门八极

八极拳是一种极富技击的拳术,它有独特的技击技巧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300年前创拳开始,他的传承者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传奇。八极拳鼻祖吴钟就曾独创南少林,此后又在与恂勤郡王爱新觉罗·胤禵的比武中获胜,从此名震四海。他的后人们人才辈出,末代皇帝溥仪的保膘,以及孙中山、伟人、蒋介石等人的警卫都有八极拳的传人。 然而,到了现代,把集权曾一度被人们遗忘、冷落、甚至排斥。八极拳师吴秀峰多次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殊荣,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八极拳在现代武术界赢得了名誉。而他的儿子吴连枝在2002年韩国比武中的胜利更是八极拳名声远扬,引来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学习八极拳。

第五集:凌厉戳脚

一个试图推翻政府的教会首领为什么没有被朝廷处死,反而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教人习武?这是一个违反常理的逻辑;这门功法为什么如此凶狠,并且在此地可以流传200年,这是一个琢磨不透的事实。解密,需要调查,而背后的真相能否查清?

第六集:剑出华拳

这是一个华山剑客的绝技,一千八百年前带到济宁,李白也曾专程到山东学艺,水浒英雄把群英武艺汇集到它的身上,清代道光则把它荣升为国术,因此始成华拳。铁道游击队员个个是华拳高手。尤其是一代武林宗师蔡龙云用此济击败了俄美拳击冠军。他们决战的内幕和背景,武术战胜拳击的秘密是什么,我们将深入探访。

第七集:深藏咏春

咏春拳是随着一代武术巨星李小龙在七十年代的夺目表现而开始被人们知道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派武术呢?当你看到它时,你会觉得他的外形和人们所熟知的武术大不相同,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武术之中,咏春一派是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武林之中的。他不仅拳法套路只有极少的三个,并且拳法外观也很特殊,有时比太极还慢,有时竟像是舞蹈。但这些简单而奇怪的动作中竟蕴涵着极大的实用杀伤力。这派武术究竟从何而来,在江湖上也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而传说也是更加与众不同。

第八集:刚猛蔡李佛

蔡李佛拳是中国南拳中流传最广,习练人数最多,拳法器械套路也是最多的南派武术之一。而它发展的历程却是比较其他门派非常的短暂。只有170年的历史。但是也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派武术。从发源地的一个小山村,直到今天遍存海内外的超过千万弟子。这绝对不会是蔡李佛所包含的单纯武术内容所能作到的,那么除了拳脚功夫,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派武术飞速发展呢?蔡李佛三个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第九集:神掌八卦

在电影《武林志》和小说《八卦英侠图》中,一门中华传统武术 – 八卦掌,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尤其是它独特的走圈和掌法,更蕴藏了无限的玄机。在八卦掌的发源地河北省文安县,我们走访了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后人,了解到这门武功的历史渊源和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当深入探询八卦掌神奇功力的内在机理,武学大师和专家向我们揭示了它与易经八卦理论之间玄妙的联系。从站桩到变化莫测的步法掌法,其中蕴藏着“怀抱太极,身披八卦”的高深原理。这些武功心法的世代传承,需要依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授,而八卦掌的收徒传艺一直恪守宗师制定的“武德”标准,只有品学兼优的徒弟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今天的八卦掌依然以它的旷世神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第十集:铁打潭腿

这是2004年风靡全球的电影《功夫》中的片断,主人公那出神入化的腿功叫潭腿。影片中刻意表现潭腿的威力,可见它在武林中的影响非同一般。世上是否真的存在如此神奇的功夫,这种无敌的腿法又是如何练就的呢?郓城的武林会盟上,在人们的期待中,潭腿传人魏庆新开始讲述本门武功起源的故事。

第十一集:侠义查拳

一个威震华夏的拳术却从异域传来,几经战火,为什么它会越战越勇;千锤百炼,查拳的功法如何发展到极至;面对危机,查拳武师将演绎怎样的侠义人生?

第十二集:秘手螳螂

螳螂拳最早兴起于今天山东烟台莱阳、海阳一带,以其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打法蜚声江湖。螳螂拳到底是谁所创?它的拳法到底起源哪里?又是如何传承的?却一直是我国传统武术史中一大谜团。本片试图通过寻找、查证和螳螂拳有关的史料和拳谱典籍,以及讲述螳螂拳重要的武学宗师的传奇人生来探寻螳螂拳的传承之谜。

第十三集:义拳形意

在中华武术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形意拳一直与太极拳、八卦掌,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内家拳术。它起始于明末,盛行于晚清,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代名人辈出,影响极大,流传甚广。关于形意拳的起源在民间有许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它为宋代著名爱国英雄岳飞所创,因此在历代习武者中、在民间百姓中亦名叫过岳飞拳、岳武穆王拳、际可拳、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六合拳、形意拳等名称。这也是随社会发展与拳种体系在形成、发展、充实过程中不断完善、进化演变的结果。

第十四集:霍氏迷踪

2007年春天,在曾经是梁山好汉辈出的山东郓城,一场中国当代武林的会盟正在上演,其间,几位来自天津的武林人士展示了他们家乡的一种武术---迷踪拳,而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作为嘉宾也出现在了会盟现场,霍元甲与迷踪拳有过怎样的牵联呢?

第十五集:大道太极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第十六集:护国少林

少林寺和尚习武的传统由来已久,历史上少林武僧曾经上演过“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惊险一幕,从而开启了少林僧人武功护国的历史篇章。庭院深深,古树参天的少林寺里,耸立着历代皇家赐予的众多石碑,在钟楼前的两块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碑上,有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御书的碑记,表彰少林寺十三棍僧救驾的功绩。碑文还记载了敕封昙宗为大将军僧、特许少林寺养僧兵500名、并赐柏谷坞田地四十顷的历史。在逾越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少林武僧演绎过多少次武功护国的传奇故事呢?

介绍中国各门派功夫的创始起源。值得一看


[ 本帖最后由 显见1 于 2007-9-10 10:16 编辑 ]
#1楼
发帖时间:2007-09-03 17:34:29   |   回复数:30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