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qz1000
武林盟主

[] 江南水乡,从平江路、苏州博物馆和山塘夜色起步[157P]

-->
江南水乡,从平江路、苏州博物馆和山塘夜色起步[157P]

江南的水乡风光是一个令色友不忍放下相机的模特,姑苏的吴侬软语,江南的细雨微风是中国人的高山大川之外的另一个侧面,姑苏之外,还有更多的小桥流水。这里欢迎所有的水乡风光﹑人文,也无分彩色黑白﹑数码胶卷。

五一的时候,躲避上海的喧嚣,在苏州暂避两天。没去热闹的虎丘、拙政园、观前街,去了平江路、苏州博物馆,晚上在山塘街一个二楼转交的饭店边吃晚饭边拍夜景。感到这回的苏州之行不同以往,有点“苏州还在”的感觉。
慢慢上片,慢慢品味。



古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山塘。能与西湖媲美,可见山塘街当年的繁华。本世纪初,山塘街重修,记得刚开街的时候曾约三五好友去过一次,感觉一般,像极了已经过度开发的周庄。与平江路的平和、尚古不同,山塘街过于脂粉气、也过于商业了。其实也有情可原,平江路自古就是居住区,而山塘则是会馆、酒肆集中的地方,功能定位上的差异才决定了二者不同的文化气质。

我还是更喜欢平江路,尽管它也经历了改造,但无疑这次改造是成功的。因为平江路修复工程的规划者就是我国古镇保护的权威——阮仪三先生。而阮先生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就在平江路上!我不敢说,现在的这条平江路就是先生小时候的情景再现,但至少不会偏离它的本质。对于一个荣归故里、将要反哺故乡的老人,他面前的那副规划图纸必然倾注了先生所有的热爱与想往,这是一种蕴含了多少内容的“回归”!

不知历史与阮先生到底是谁选择了谁,但可以确定的是:改造后的平江路依然赢得了掌声。当然,也有质疑。其实,古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历来就是矛盾。游者希望它原封不动,这样才原汁原味;然而,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有多少游人能够体会和理解呢?一位老居民平江路改造后这样说:现在终于不再用木马桶了!朴实的话语却难掩欣慰与幸福。

平江路上游人多了,店面也丰富起来。然而,却从未拥挤、嘈杂。走在这样的古城、这样的街道上,心里自然会变得沉静;踏在石板上的双脚,时而轻快,时而凝重,因为目之所及,或轻松,或古久。此时此刻,如果天上飘起雨丝,边上小胡同里再缓缓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手提丁香花篮、用吴侬软语唱着卖花谣的姑娘,你还愿意让时间存在吗?



平江路






































观前街东边的平江路,仍旧能看到苏州小桥加石板路的风貌





这是二月中拍的平江路

苏州老人


平江路



苏州博物馆
















山塘夜景 阊门外的夕阳
















拙政园外的“拉洋片”。


曲园,经学大师俞樾故居。










古渡游僧


也是江南,枫泾。










廊桥下的休闲人。


小巷


冬天的留园










小河边的小摊










江南的色彩




这是仿宋代的书房,日本的茶亭全依此例。


苏博的佛像,顶礼。



游走水乡的老外MM。



















午后




桥头


厨房


苏州园区摩天轮


锦溪古镇




午后小镇的街道


岸边小径树荫下


水巷




小铺








厅堂










平江路


平江路上的小店






枕水而居者






院里的植物




苏州不仅有吴侬软语,亦有这如洗碧空!


如今的苏州已绝非一个“旅游城市”可以概括的了,他在保护古城、继续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经济总量突飞猛进,曾经一度超过深圳和上海。现在的苏州也由西向东分成了:新苏州、老苏州、洋苏州。至于是不是真“洋”,标准不同,答案不一,但是新苏州、洋苏州作为崭新的两翼为老苏州带来了活力,因为其规划的科学性,丝毫没有影响苏州的旅游城市形象,反而更添风采,比如这金鸡湖:


李安电影《色戒》中的江南古镇——新场,无忌即将活动的地点。


其实,苏州园林乃至那些古老的街巷,角角落落都是体现了“小处不可随便”的意境,甚至是一种造园规则的自然展示。再小的角落都不会空空荡荡,或是几杆修竹,或是三五芭蕉,美得很,也妙得很!






三五芭蕉


苏州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聿铭的作品,当年他在不远处的狮子林——这座贝家的宅院里度过童年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将来会以这样的方式反哺故乡!


博物馆与东侧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府邸已经连为一体,博物馆进去,出口却在忠王府。呵呵,两处建筑本来既是一处园林,现在一古一今,不分你我,相互映彰,珠联璧合。


太平天国的那段历史过于悲壮,按说可歌可泣的故事千言万语也不能尽述。然而,对于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被提及的频率远低于唐、明、清。不过,王,终究是王,看看这气派!


忠王府一角


新场


细雨中的拙政园


阳光下的平江路


俯仰之间兄,苏州的这个地方可曾来过:可园,在苏大南校区,一个极小但极精致的小园子,这是原来的大门。


可园对过就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


苏州平江路




渔舟唱晚——松江月湖


拙政园


苏州城市规划中将城市分为三部分,由西向东分别是新苏州、老苏州和洋苏州。
这张片子就是“洋苏州”的典型代表地——金鸡湖


嘉善西塘



洋苏州就是苏州工业园区


平江路的改造一致认为比较成功,阮仪三教授的力作,最近在规划扩大保护范围。
平江路一角


山塘街其实只是改造了其中的一小段,而且普遍认为不太成功,所以没有首批入选中国名街。当然拍照还是不错的,经典角度的作品很多,去年的国展中就有山塘街的作品入选。


无论是平江路还是山塘街都是摄影创作的好去处,都不要门票。


附近来苏州的游客可以不去哪些人挤人的园林,看不到啥东西。园林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位的。到此一游的照片也无多大意义。
倒是一些古街小巷尚未开发的古镇值得游玩。












桐乡乌镇的新景区——西栅






































#1楼
发帖时间:2013-02-02 16:24:35   |   回复数:7
dillonjohn_2004
超凡入圣№
苏州现在实在不是天堂了,人多、污染得也很厉害,只有苏杭的女人还是很美致的。
呵呵,这帖子让我想起了我在苏州的那大半年时间了,蛮美好的。
2013-2-15 #2楼
大地的精灵
一代宗师
如果喜欢这样的风土人情,不妨有空去转转,还有不少特产的
2013-2-16 #3楼
醉温馨
武林高手
有空去转转,还有不少特产的
2013-2-16 #4楼
angelzixuan
江湖小虾
现在都好多人的,人太多,反而失去了本色。。。
2013-2-16 #5楼
xieqia79
一派掌门
感谢楼主分享~~~~~~~~~~~~
2013-2-17 #6楼
lxw8219368
一派掌门
喜欢这样的图片,顶一下
2013-2-17 #7楼
miaobi11
武林高手
谢谢楼主分享,回帖支持发帖
2013-2-17 #8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