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college
武林高手

[] 世界雪灾连连 我们的地球到底怎么了?(图)

-->
倍可亲(backchina.c春节前后,一场近50年来罕见的暴雪突袭神州大地,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和南方大部分地区铁路受阻,公路不通,电网中断,水管冻坏,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11亿元。

  “与平常情况相比,今年这场暴雪的最大特点就是雨雪天气之间的间隔短。”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介绍说:“三九天雨雪天气频发并不少见,但是今年15天之内发生了三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范围降雪,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今年我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将其归因于“拉尼娜”现象和大气环流异常。他表示,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暴雪这样的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将明显增加。

  


  图为一台除雪设备正在为一架KC-135“同温层油船”(Stratotanker)空中加油机除雪。这架加油机将从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空军基地飞往阿富汗,参加对“持久自由行动”的支援任务。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雨雪灾害 全球正在遭遇

  我国发生的雪灾是寒流和雨雪天气肆虐北半球的缩影。去年底到今年初,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接连遭遇了多年甚至百年不遇的雨雪灾害,雪虐风肆突如其来,给了全世界一个措手不及。

  从去年12月初以来,北美就屡屡遭到雨雪天气的“光顾”。美国北部地区和加拿大东部地区数万家庭供电中断,交通瘫痪,数百航班延误,多所学校停课,更有数人在雪灾中丧生,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冰雪、大风这些恶劣天气“搅黄”了很多美国中西部居民的圣诞度假计划。1月,漫卷北美的大雪毫无减轻之意,北美很多地区变为冰天雪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天的降雪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许多峡谷一夜积雪就达到了两米多深。2月初,加拿大北部一些地区的最低气温甚至降至零下60℃。

  欧洲在这次席卷北半球的暴雪中也未能“幸免”。去年12月中旬,暴雪从西班牙“登陆”欧洲,大量的积雪导致巴塞罗那到马德里之间的高速公路一度被关闭。今年1月以来,暴雪开始向欧洲的多个国家蔓延。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积雪厚达50厘米,其东南部交通严重瘫痪;同属东欧的保加利亚,380多个城镇断水断电,一些地区一度进入紧急状态;亚欧交界的土耳其,国内的强降雪天气引发了多处雪崩,造成一些地区道路堵塞,交通瘫痪;西欧,西班牙罕见的大雪导致路面交通堵塞、海上交通中断;英国全国风雪大作,至少有3艘船只在海上遇险;北欧,受暴雪影响,挪威有数千乘客滞留机场;瑞典发生了多起恶性交通事故。

  多为沙漠、鲜见水汽的中东地区也遭遇了暴风雪的“突击”。新年伊始,伊朗经历了10年来最严重的暴雪天气。许多地区普降大雪,甚至据说在东南部的沙漠地区也看到了飘雪。1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居民迎来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降雪。1月中、下旬以来,中东地区再次遭遇寒流袭击,雨雪天气有增无减。中东气温降至历史最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积雪厚达半米,沙特北部也罕见地出现雨雪天气。极度寒冷造成许多户外工人被冻伤,当地医院人满为患,在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谷等地区还出现了电力短缺的情况,居民取暖成为难题。与此同时,亚洲的日本、韩国、阿富汗等国也遭到了暴雪的袭击。

  在北半球肆虐的寒冷天气还蔓延到了低纬度的墨西哥一带。其国内一些地区甚至下起了10年不遇的大雪,另一些地区则是气温骤降,打破了该地区温度的历史最低纪录。纬度与我国海南相同的墨西哥城,气温一度降至接近0℃。

   气候灾难 世界正在承受

  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泳池。”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同样在7月,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年初,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在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夏季的欧洲,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7月,非洲迎来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而南亚一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持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6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51.6℃的极端天气。7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40℃以上。8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录。

  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2月28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遭遇最大风力14级的大风,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碎,车厢被吹翻,4人不幸罹难。

   冰川融化 人类正在经历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灭顶之灾”离我们并不遥远。据统计,去年海平面上涨幅度远高于20世纪每年平均上涨1.7毫米的水平。全球海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冰川融化的结果。近几十年来,全球冰川正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率在融化。去年9月,北极冰层面积创下了1979年开展卫星探测以来的最小纪录。据2006年8月数据,自2004年以来,地球上第二大冰雪陆地格陵兰岛冰盖正在以3倍于5年前的速度消融。南极也在发生着同样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南极大陆2002到2006年融化的冰雪导致世界海平面每年上升0.4毫米。考虑到冰雪融化成水后颜色更深,更容易吸收阳光中热量,从而引起更多的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冰雪融化的场景不仅仅在两极出现,全球各大山脉“头上”的晶莹冰冠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消逝。有科学家表示,2015年左右,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顶上的冰雪将完全融化,从此,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赤道雪峰”的景观出现。

  冰川融化使北极熊们开始失去食物和家园。据2006年美联社报道,美加边界波弗特海中的北极熊在饥饿的驱使下,开始食用自己的同类。与北极熊遭遇的情况类似,全球变暖使得海冰的数量越来越少,帝企鹅们丧失了海冰这个“猎食平台”。

  持续上升的海水给大洋上的小岛国拉响了警报。去年召开的“巴厘岛会议”上,南太平洋岛国纽埃总理维维安无奈地表示,如果海平面按当前速度一直上升,一些南太平洋的岛国居民将在约半个世纪内成为“海洋难民”,被迫迁往其他国家。其实,迁居计划已经正在进行。2002年,最高海拔不到4.5米的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就开始有计划地向邻国新西兰迁移国民。有分析指出,如海平面持续上升,它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

  冰川融化,大部分以冰川径流作为供水源的地区将面临着缺水危机。而且,随着冰川融化,埋藏在冰盖中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的微生物将会暴露出来。此外,冰川还“封存”着上个世纪人类使用的有机农药残余物。他们将对冰川周围的生态坏境以及人类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也许,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据专家估计,如温度再升4.5华氏度,全球30%的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到那时,陪伴着人类的也许就剩下无边的寂寞了。进一步想,若人类是这消逝的30%物种之一呢?

   媒体观点

  美联社:

  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歉收和热带疫病可能使亚洲、拉美、特别是非洲已经不稳定的政府更加不稳。全球变暖是个多元问题,它主要是由消耗矿物燃料造成的,是能源问题;因为能源推动全球经济,全球变暖也就成了经济问题;由于它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这还是社会问题;另外,全球变暖还是外交问题,因为“减排”需要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

  法新社:

  全球变暖将改变北美大陆的生态系统。据对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州的相关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变暖正在影响着北美生态系统,导致蝴蝶、狐狸等习性的改变,以及某些鸟类哺育期的提早、植物花期的提前。植物在20世纪80、90年代的花期比60年前提早了15至18天。其中部分原因是与60年前同期相比,春季平均提前7天到来。

  共同社:

  去年8月,日本各地出现纪录性高温天气。截至8月16日晚,东京等五个都府县共有11人死亡。当日,岐阜县多治见市、琦玉县熊谷市分别观测到40.9℃的高温,时隔74年刷新了日本的最高气温纪录。而据东京消防厅透露,当日,东京有120多人因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暑症状被送往医院,连日酷暑使崎玉县的电车轨道弯曲变形。

  英国《新科学家》:

  据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大学研究报告,全球变暖不仅导致洪水和干旱,使农作物减产,还会使幸存农作物产生出更少的蛋白质。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近20年来的40多项相关研究后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小麦、大麦、稻米和土豆的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15%。

  英国《泰晤士报》:

  正在消失的“白色圣诞”使孩子们关于圣诞老人的幻想濒临破灭。全球变暖已经威胁到圣诞老人的家乡拉普兰。拉普兰地区的首府罗瓦涅米位于北极圈内。前年,罗瓦涅米没有下过一次雪,去年,冬天温度高得连毛线帽子都不用戴了。很多游客带着孩子们来到拉普兰,想满足他们对圣诞老人的幻想。
#1楼
发帖时间:2008-02-19 19:14:36   |   回复数:3
游客组